隨著潛水高氣壓暴露時間的延長,呼吸氣體中的惰性氣體會逐漸溶解于機體體液內,作業完成后的減壓過程中,因壓力降低導致溶解在體內的惰性氣體逸出而產生氣泡,這是導致潛水減壓病的直接原因。對于潛水減壓病的研究,會使用潛水減壓艙來做相關試驗研究。下面是關于潛水員肱動脈功能試驗研究的分享,供大家參考。
潛水員肱動脈功能試驗研究:
試驗設備:環儀儀器 潛水減壓艙
研究對象:選取 5 名潛水員作為受試者,均為男性,年齡為(24.8±3.1歲,身高為( 180.0±3.5)cm,體重為(74.4±7.2)kg,BMI為( 22.9±1.9)kg/m2。
研究目的:評價潛水對血管功能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
試驗過程:
所有受試者均于本中心接受高氣壓暴露。采用空氣加壓至20 m,停留16 min;升壓至4 m,停留16 min;減壓至20 m,停留16 min;減壓至18 m,停留9 min;隨后每3m一站,分別停留 11、15、25、30和35 min。總計高氣壓暴露時間為 190 min。
肱動脈功能檢測:在進潛水減壓艙前后,采用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肱動脈功能進行檢測,主要檢測指標為肱動脈直徑、 FMD、 SPV 和 RI。
試驗結果:
潛水員在水下 20 m 停留 16 min,最高壓力下( 40 m)停留 16 min,隨后的減壓總時間為 141 min(不包括各站間的移行時間)。按照我國空氣潛水減壓表的要求,減壓總時間 38 min;按照美國海軍潛水手冊空氣潛水減壓表要求,減壓總時間為 53 min20 s。本研究的減壓時間遠遠長于規定的安全減壓時間。
如需了解更多潛水減壓艙的試驗研究,可以咨詢環儀儀器相關技術人員。